第四章:灿秀说出初阳小郡主的身份(1 / 2)
(1
“寒酸”的李二婶家堂屋中,坐定后,皇甫嘉道:“二婶,这是灿哥儿,淋湿了,劳烦你去找几件干净的衣服,给孩子先换上。”
李二婶道:“使得使得,大姐,快去给客人倒茶!”
说着,李二婶折身往内屋去。
(2
善姐儿在家排行第一,其母便呼其为“大姐”;若是男子,父母便可叫“大哥”“二哥”等等,这些,灿秀在路上大约听了些,略懂一二。
不然,此时此刻,听到母亲称呼自己的孩子叫“大姐”,只怕灿秀又得暗暗琢片刻。
唉,还是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比较好啊。
每每遇到不懂的“话术”,灿秀就少不得如此感慨一句。
(3
李二婶的女儿善姐儿和灿秀的身量差不多,家里有几件粗布衣服,刚好能给灿哥儿凑合凑合。
不多时,善姐儿跑出来倒水的功夫,其母李二婶已经找出来几件稍微像样些的衣物,还有一个小褥子,叫灿秀进屋去换。
闻声,灿秀抱着初阳起身,正犹豫,不知该往哪里进。
善姐儿是个伶俐的丫头,见状赶紧上前几步,笑道:“灿哥儿随我进来。”
灿秀颔首致谢,随善姐儿进里屋去了。
灿秀心里道:“这个善姐儿,倒有眼力见儿,合该是个早慧的女儿。”
(4
食顷,李二婶领着灿秀几人出来,初阳还是灿秀自己抱着。
李二婶本想替他,但灿秀坚决不同意,好像害怕很初阳被抢走一般。
无奈,李二婶便不再勉强。
善姐儿母女都看得出,灿秀非常看重怀里的那个婴儿,看得大约比他自己还重。
皇甫嘉也隐隐觉出此事。
(5
回到堂屋,李二婶看向皇甫嘉,言道:“先生,灿哥儿该是饿了,我去给你们煮饭。”
皇甫嘉医术精湛,兼有高德,外人皆尊其为“先生”。
“莫说灿哥儿,上山这么久,干粮都没了,我腹中亦馁。”说着,皇甫嘉从怀中取出几两碎银子,递给李二婶,言道,“二婶,你去村前头买些吃食来,不必现做了。”
李家并不富裕,皇甫嘉知道内情,不想让李二婶破费,故意叫她出去买。
(6
村头有个张妈妈,没事便做些茶水果子卖给过往的人,时蔬山菜、鸡鸭鱼肉俱备,倒也不贵,只偶尔遇到进山游猎的达官贵人时,才狠狠宰一回。
李二婶知道皇甫嘉的好意,不过有些难为情。
皇甫嘉救过善姐儿的命,这是天大的恩情。
夫君过世后,李二婶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女儿过日子,非常艰苦。
家里没有良田,她们母女又没有打猎的技术,只能做些针线活,拿去城里售卖,收成微薄,勉强够母女二人吃喝。
犹豫片刻,李二婶还是接了钱,言道:“也好也好,先生你们稍等些时候。”
临走前,李二婶嘱咐善姐儿好生招待客人。
善姐儿“谄媚”着答应了。
(7
灿秀实在想不出旁的词来形容善姐儿母女,她们对皇甫嘉的态度格外热情,热情里似乎又掺杂着别的,别的什么呢?近乎巴结。
看着善姐儿的笑容,灿秀只想到“谄媚”一词。
(8
李二婶走后,皇甫嘉四下打量片刻,李家堪称家徒四壁。
皇甫嘉不由得叹口气,但碍着孩子的面,又自觉不妥,便转移话题,问道:“大姐儿,你母亲胸闷的老毛病可好些?”
善姐儿笑着回道:“好多了,多谢先生。”
皇甫嘉很高兴,颔首嘱托善姐儿要好好“照顾母亲”“孝顺母亲”。
(9
善姐儿不仅生得眉清目秀,而且极其聪慧懂事,善于察言观色。
她知道皇甫嘉重孝道礼节,待皇甫嘉的话音一落,善姐儿便赶紧起身,施了个万福礼,恭敬地言道:“先生,我记下了。”
皇甫嘉甚感满意,示意她坐下叙话,接着言道:“上次,你母亲与我说,希望你去嘉安堂做学徒,你可愿意?”
善姐儿一听这话,连连点头,高兴得很。
其实,这不是母亲希望的,是善姐儿自己向母亲提出的。
皇甫嘉学识渊博,医术高明,善姐儿觉得拜其为师是个好出路,很想进嘉安堂学习一二。
作为一个小女儿,善姐儿倒不求自己学得多好,至少认些字,看些小病,日后长大了,大小算个手艺,能挣钱养活母亲,总好过针织线头得的那些个薄利。
单从这一点看,这个善姐儿便不是一般孩子,颇有眼界和城府。
(1
灿秀自然看得出善姐儿眼里的渴望,透过那渴望,他看到了一颗上进的心。
对于一个贫苦的农家女来说,去嘉安堂学医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。
见善姐儿甚喜,灿秀明白了善姐儿因何“谄媚”。
灿秀心里道:“大约,这皇甫嘉真的很善良吧?而且家境应该不错,或者在杭州城有一定威望,不然,善姐儿因何如此高兴?”
思及至此,灿秀心里盘算起来,自己带着初阳四处逃难,何时是个尽头?
自己辛辛苦苦跑到杭州来,不就是想寻个大门户栖身吗?
这皇甫嘉若果真是极具仁爱的人,我何不求求他,留下自己?如此一来,初阳也能得到照顾。
善姐儿的“谄媚”提醒了灿秀,叫他开始思量日后的打算。